欢迎访问本站
加入收藏

《周易》经传结构与战国秦汉散文的体制


《周易》本经具有对卦式和交流天人的编列特色,把本经与七种《易传》联结为一个全体加以观照,传具有后世序的文体特征。本文拟从对卦式、交流天人、序的编制及经传合编与论说文的形态这四个方面,考察《周易》经传与战国秦汉散文几种结构编列方式之间的联系,力求以《周易》经传的结构为头绪,揭示上古文学作品某些结构特色及其构成原因。

在进行研究之前,需要阐明的是,关于《周易》经传的作者、成书年代与编列编制问题,历来说法不一。笔者赞成这种观点:《周易》本经的撰定及编次成于周初,《易传》成于春秋战国时期,非一人所作,把经文与传文合编在一起,始于西汉的费直。这是本文一切定论的条件。

六十四卦是依照两两相对的方式编列的,每两卦为一组,能够分为三十二对。这种编列的簿本呈现甚早,流传长远,影响很大。本经具有这个特色,《易传》对此又作了清晰的阐释。《杂卦》作者独具慧眼地发现了《易经》对卦式这一重要的编列方式,其阐发深得要义。《杂卦》没有依照六十四卦的次序解说卦义,而是错综交互地叙说,错杂之中有一个规则,即大体上是把相邻的两卦联系起来对卦义进行阐明。

究其渊源,如此编列,与《易经》的中心观念——阴阳不无联系。《易》卦象的根本符号是阴爻和阳爻,其中寓含朴素的敌对转化观念,也寓含二分法的世界观。由此而来,全书六十四卦依照两两相对的准则来编列,天然顺理成章。

那么,对举的两卦之间,是什么联系呢?或者说,遵从什么主旨挑选对排的两卦?晋韩康伯在注中指出:“《杂卦》者杂糅众卦,错综其义,或以同相类,或以异相明也。”“以同相类”和“以异相明”,正是《易经》六十四卦一•个根本的编列主旨,在这个主旨的支配下,才构成两两对举的编列方式。

“以同相类”和“以异相明”二者之中,后者占大多数。例如:“《乾》刚《坤》柔,《比》乐《师》忧。”“《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睽》,外也;《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杂卦》)等等。乾道刚健,坤道柔顺。《比》卦旨在结群,故乐;《师》卦言军旅之事,故优。《震》卦讲的是雷动之象,在古人观念中,雷动又为万物开始初动之象,“万物出乎震”(《说卦》),故曰起;《艮》象为山,山为静止不动之象,故曰止。《损》为盛之始,《益》为衰之始。《睽》卦所言都是离家在外之事,《家人》卦讲的是治家之事。《否》为六合阻塞之象,《泰》为六合交通之象,二者卦象与性质恰恰相反。其他还有许多,不一而足。

《杂卦》所言归于“以同相类”的有:“《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需》,不进也;《讼》,不亲也”等等。《革》卦义是革去已有的;《鼎》卦义是煮熟生食后获得新食,意在获得新物。两卦意相连属。“不进”与“不亲”都是否定性的行为和情感,故为同类。再如《临》与《观》二卦,具有动作的连续性,先临近,后观察。《萃》与《升》二卦也具有动作的连续性,先聚集,后上升。这两组也都归于“以同相类”型。

《易经》的这种对卦式结构方式及其遵从的主旨,对子孙作品的结构编列颇多启示。《吕氏春秋》中依照“以异相明”或“以同相类”办法编列结构的篇目所在多有,仅举几例,略作阐明。《贵公》和《去私》,《劝学》和《尊师》,《侈乐》和《适音》,《不贰》和《执一》等紧紧相邻的几篇都是对卦式结构。仅从题目上就能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贵公》以公正为贵,《去私》则是去除私心,二者正是相得益彰。贵公有必要去私,去私才能贵公,它们互为条件和条件,彼此创造。《劝学》旨在劝勉人们要致力于学习,学习天然需不开教师,对待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呢?《尊师》就回答了这个问题,着重了尊师重教的重要性。这两篇意相连属,一脉相承。《侈乐》批评了奢华浪费的音乐,是从反面论说;《适音》篇就从正面论说了音乐应当平和适中的道理。《不贰》即不能有两个中心,着重权利集中统一,通过否定“二”来阐明应该“一”的治国之道;《执一》也同样是着重要集权利于一身,直接用必定方式来表达政治观点。一否定一必定,分外突出了作者对君主权利分配问题的观点和定见。

《吕氏春秋》的篇目编列尽管存在大跫的《易》式对卦型结构,但还归于部分现象,并不是整部书都如此。时至汉代,作者和编撰者愈加有意识地注重书的全体结构编列,呈现了不少精心编列结构的作品,《说苑》就是一部值得玩味的书。

刘向整理编定了多部散佚的古籍,他修改编撰的书,根本上都有一个整饬的总体结构。《说苑》一书全部都是依照两两相对的准则来编列次序的,或“以异相明”或“以同相类”。全书分为二十卷,依次是:《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敬慎》,《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反质》。

从卷目上看,《君道》与《臣术》,《建本》与《立节》,《修文》与《反质》六篇“以异相明”的特色十分明显。《君道》论说的主题是君主治国治民的准则、办法以及个人应具有的操行和德行等;《臣

如需咨询和恭请佛牌,请添加微信:xtyfgfp 或扫以下二维码。

抖音

快手

小红书

公众号
在线客服
xtyfgfp
联系方式
微信:xtyfgfp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xtyfgfp,更多咨询尽在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