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
加入收藏

宇宙观 五蕴 十二处 十八界

国际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人在国际中即解脱安闲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争,不增不减

  上面这一节经文,是国际观的总论。释教的国际观包含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阐明人在国际之中便是解脱安闲。何谓“国际”?古人说:“上下四方日宇,往古来今日宙。”所以“国际”便是指无限时空中的全部事物。谁能够感觉时空的存在呢?主要是人类。人类通过多种官能,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平衡觉的协同活动,再加上经历,以此知道事物的深度、形状、巨细、色彩、运动以及与本身的相对位置等,因而感觉到空间的存在。同时,人类经历着外界事物各种持续不断的改变现象,如昼夜替换、夏去冬来、生命的存亡枯荣,甚至本身生理周期现象等,而感觉到时刻的存在。人类依据空间与时刻的感觉而论究国际的原理所提出的观念,就叫做国际观。

  观世音菩萨持续对舍利子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是诸法空相”的“诸法”即五蕴法,包含全部物质与精力;佛法的名词称为“色法”和“心法”。前面是以人类身心的五蕴法来观空,本节则是以时空现象的五蕴法来观空。从时刻的态度来看事物,叫“生灭”;从空间的态度来看事物,叫“增减”;从凡夫的态度来看时空的现象,则有欣喜和讨厌,欣喜的叫做“净”,讨厌的叫做“垢”。因而从凡夫位所看到的国际,无非是生灭、增减与垢净。然而以佛法的观点而言,全部都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什么道理呢?咱们依序来阐明。世间的事物,从无变有叫做生,从有变无叫做灭。生与灭,以凡夫的感觉而言,是真实而不假的。可是换作佛法的态度,则生与灭其实都是暂时的,不是生了就永久生,灭了就永久灭,由于“生”仅仅由于各种要素的合作而闪现,“灭”也不过是由于各种要素的闭幕而消失。所以,生,并非真的生;灭,也不是真正没有了。

  我在美国知道两位太太,其间一位年岁较轻,生了一个女儿,我向她道喜,她竟然说:“生等于无生。”我赞叹她:“真了不得!你怎样知道生等于无生?”她说:“现在的小孩到十六岁读高中时,就不再依着爸爸妈妈,要找他们也不容易了,所以我仅仅把她生下来养着,将来脱离之后,便等于没有了。”这位太太学佛,学得真是不错哦!

  别的一位太太快50岁了,她有一个儿子,大学刚结业,突然患心脏病死去。她痛苦得受不了,一向找我问:“师父!我的孩子在哪里?你能不能教我修行,修到让我能够见到我的儿子。只需再会一面,我就甘愿啦!”晚年丧子的沉痛是能够想象的,特别是没有心思准备的情况下,所以我总是安慰她。但每次她都不死心,最后一次又要求我:“师父!能能用你修行的道力,把我儿子找回来让我见一见?”我就对她说:“以佛法来看,假如你的儿子在生时没做什么坏事,死后不是升天,便是再转生人间。要是做了大坏事,现在已经入阴间或者转生畜生道去了,即使牵亡魂的人要找他也找不到了。假设他已升天,天人看人间是又脏、又臭、又腥、又乱,他绝不肯回来受罪的。万一真的有人帮你把他的灵魂召回来,或许那不是你的儿子,而是个魔鬼。”

  她听了吓得瞪着眼说:“那就不要找了!”我又问她:“你儿子做过什么大坏事吗?”她摇头说:“没有。”又问她:“那有没有做过大善事?”她再摇头说:“也没有。”“那么,或许他又投生人间去了。”她愣了一下,说:“又投生,又变成另一家的儿子喽?”我举个例问她:“太太和老公离婚,离了婚的老公是否还是老公?”“不,应该叫做前夫。…‘前夫死了没有?”“没有,但不再是老公了。”我再问她:“你儿子死了又投生,该怎样称呼?”她想了想,说:“我的前子。”“前子是不是你的儿子?”“不是。”我说:“既然不是你的儿子,你还要叫他回来,真实没有道理。这等所以前夫再婚了,而你还要他回来,太不合理。”

  虽然国际之中的物质和生命现象,都是有生有灭,可是若把时刻的间隔延伸,与因缘合作来看的话,则并没有真的生与灭。所以,经文告知咱们“不生不灭”。

  “不增不减”是就空间的质量与数量而言,质量有多有少,数量有增有减。举人口为例,台湾有2070万人,台北市有将近270万人。北投一区有20多万人,人口许多。可是假如来一次瘟疫或战争,人口马上会少,这是增、减。不过,构成咱们人体四大(地、水、火、风)的元素是取自地球,人死后四大别离,元素又回归大地。从地球的物质成分或数量来算,不论人口增减多少,都没有脱离地球,所以地球的质量是不增不减的。

  就生命的精力体而言,地球起先没有生命,现在地球上的众生是从他方国际转移到地球来承受一起的业报的。换言之,由于有一起的因缘而到相同的国际里来。国际不仅仅地球罢了,释教所说的国际广大无边,众生在各国际中来来去去,在此处造恶业,到彼处去受苦报;造善业则或许生天,或随愿生西方极乐国际、东方琉璃国际,或再投生人间仍做地球人。因而,从整体空间而言,亦是“不增不减”。

  所谓“不垢不净”,“垢”与“净”是咱们凡夫对时空诸相所生的执著,发生喜爱的就说“净

如需咨询和恭请佛牌,请添加微信:xtyfgfp 或扫以下二维码。

抖音

快手

小红书

公众号
在线客服
xtyfgfp
联系方式
微信:xtyfgfp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xtyfgfp,更多咨询尽在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