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几个活下来的子女中最有政治能力、最有胆识魅力的公主。她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胞妹,生平受爸爸妈妈兄长尤其是武则天的宠爱。太平公主终身都在为权利而努力,被称为“简直具有全国的公主”。她的血管里流淌着的是她那极不本分的母亲的血液,愿望像她母亲那样登上御坐,君临全国。
并且武则天也很喜欢这个小女儿,觉得无论是相貌还是性情都跟自己很像,可是为什么太平公主没有变成第二个女皇,为什么没有继承皇位呢?
唐睿宗在位的三年中,太平公主参加政治最深。这时的她大规模扶植个人实力,试图效仿母亲武则天干涉政治。她的妄图失利了。失利的原因很多,但起码有这么几点:
一、太平公主在经济上暴敛财物,生活上骄奢淫佚,并纵容手下夺民财产,与民争利,不得民心。
二、太平公主扩大她的实力,主要靠金钱收购,“谓儒者多窭狭,厚持金帛谢之”,以至在她手下的士人大多品性不正。这些人不是以如何将国家治理好为宗旨,而只热衷于保持太平公主的私力,就品德和能力而言,他们远不如李隆基手下的宋璟、姚崇、张说等臣僚。
三、虽然太平公主长相、性情都像武则天,但她毕竟不是武则天,她没有武则天那两把刷子,和武则天比起来,她还是逊色了。她在政治上没有杰出的建树,她的政策只是想掌握权利,完成干涉政治的愿望。
四、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大唐正因为有武则天创始了先例,做出了典范,才会激发太平公主等的政治热心,而这件事也是一把双刃剑,母亲在给她做出典范的一起,也让李唐皇族和朝中大臣提高了警惕,朝野上下对女性干涉政治有一种本能的抵抗。武则天当年凭仗自己特别的地位,勇敢的行为以及朝中大臣无可奈何而一鸣惊人。他们所有人比及武则天称帝的时分才发现,所以他们也就默认了。只需努力别让武则天把皇位让给武家就可以,终究皇帝还是李家的,可是前车之鉴,后车之师,皇族和大臣不是傻子,怎么还会让相同的事情产生呢?所以注定太平公主走不了母亲的老路,或许她有有利地势和人和,可是地利变了,就不会成功。在那种杂乱的社会背景下,任何“女性干政”的妄图都是注定要失利的。
韦后、安乐公主如此,太平公主也不破例。
前史人物优劣的点评,必定是在必定条件下的点评,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前史情况。关于太平公主而言。一个风雨飘零的大唐王朝,一个不幸女性的心里奋斗,一个旷世绝今的传奇故事。她首先是一个实在的前史人物。敢爱敢恨,敢于承担的人。她光辉一时,权倾朝野,却前功尽弃,令人唏嘘不已。太平公主如流星一样划过前史的星空,留下她那粉红色的梦。
其次,她对大唐王朝的复国是有大贡献的,其政治才干有承其母武则天,巾帼不让须眉,是前史上极有特性,才思,思想的一位公主。梦回唐朝,大明宫风云际会,江山美人,千古英豪尽折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