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ช้างเผือก)的图腾式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对万物有灵的崇奉,这种崇奉后来被归入宗教解说体系。 远古时期,早在印度教诞生前,更早于释教鼓起前,东南亚公民认为白象代表雨神,是生命和丰盈的标志。 印度神话中,白象成了战神「因陀罗」的坐骑。 关于笃信释教的泰国公民而言,传说佛祖的母亲摩耶夫人曾梦见释迦牟尼坐着莲花宝座,带着银项圈,以白象的形象出现,祂发出悦人的声音并跪下额头触地磕拜后,轻柔的撞向夫人右侧腹内。 摩耶王后醒后,遂将此奇梦问询占卜师获告,不久将出生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会成为伟大的国王或泽庇后世的宗师,也便是后来的释迦牟尼佛,因而泰国释教徒深信白象便是佛祖的化身及维护王权的标志。
白象在泰人心中向来被视为神兽,标志君主圣明、善行典范、国家昌盛之意,会给国家带来和平、安稳与昌盛,因而将白象视为镇国瑞兽。 在梵宇中,白象雕像常和佛像一起摆放供奉祭拜。 自古以来,白象并非指全身纯白的大象,凡是金黄、雪白、粉红、嫩绿等肤色的大象,倘能通过皇家鉴别师繁复的断定标准(包含眼睛颜色、指甲、尾毛、生殖器、背部线条等),而成为大象中最优秀的血缘品种,如此仅皇帝有资格拥有和养殖白象, 以示继承「天命」。
泰史经常记载大象为古代战将坐骑,白象更是皇帝出征的专属御坐,关于捍卫国家具有重要功绩,因而大象天然成为泰国显贵、英勇与威望的精力标志。 白象曾经是泰国100年间(1817-1917)国旗上的主要标志,藉此表示王室对白象的注重。 1861年泰皇拉玛四世特以「三首白象」为图样,创颁「白象勋章」(分为特等大授骑士章、一等大十字骑士章、二等指挥者骑士章等八种等级勋章)为授予外籍人士之最高荣誉。 1998年初泰国国家级委员会抉择选定「白象」为国宝动物后,政府内阁又依照「维护泰国大象协调委员会」主张,于同(1998)年11月26日发布公告,规则每年3月13日订为「 国家大象日」,意图是要唤起泰国公民对大象文明的集体回忆,让人们注重大象在泰史中的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