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人对十二属相的崇拜
在人类历史上,人与动物有着一种特殊的联系。从原始社会开始,咱们的祖先就以为,人与动物是有血缘联系的。因此,在有些时分,人类对动物的崇拜,甚至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有的学者就以为,属相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他们以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知道天然能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发生一种依赖感(如马、羊、牛、鸡、狗等),对危害本身安全的动物发生一种恐惧感(如虎、蛇等),对一些超过人类的动物器官功用发生敬重感(如狗的嗅觉等),导致发生对动物的崇拜。十二种属相动物就是人们在动物崇拜的原始崇奉影响下发生的用来编年、纪月的兽历。
另外,原始人的动物崇拜还体现在各种原始舞蹈上。傩大约发生于周代前后,大傩典礼中的主角是方相氏和十二神兽。傩舞选中十二兽,是原始人对动物敬重心思的体现。大傩典礼上选中的十二兽(或十二神)是为照顾一年十二个月份,以求月月平安,驱除四方疫鬼,照顾十二个方位的。对十二个方位的照顾当然牵涉十二支,于是与十二属相挂钩,在大傩典礼中,十二属相被派上逢凶化吉的用场。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神兽、十二属相是一脉相承的,它们一起的来历都是动物崇拜。
在我国的古代,人们对属相似乎有一种天然生成的推重,并且反映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据史料记载,在我国古代有一种十二时盘,盘四周围绘有十二属相图画。宋代陶谷《清异录·用具》记载:“唐库有一盘,色正黄,圆三尺,四周有物象。”此盘的十二种属相图形,随时辰的改变而变换图画,转到巳时呈现蛇图画,转到午时则呈现马的图画。
另外,十二属相还呈现在古代的陶俑中。1971年,湖南湘阴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一套属相陶俑,均为兽首人身造型。这十二件属相俑,别离置放于墓壁四周的小型壁龛内,是用来表示方位的。
在年画中,十二属相也是传统体裁。年画多以木版雕琢单色或套色印刷。河北武强清代年画《连生贵子图》,是用红、黄、绿、紫四色套印,画面两个大圆占了多半画幅,一圆内用两个儿童身躯盘绕拼成四孩;另一圆内以三个儿童头脸、五个儿童身躯盘绕拼成六孩,圆圈内的儿童俯仰卧立。此双圆之上为属相图画,龙、虎、兔居中央,鼠、羊、牛、马依次排于右侧,蛇、鸡、狗、猴、猪依次列在左侧。“连生贵子”与十二属相齐备,以祈求多子多福。
还有民间的十二属相剪纸,很多也是代代传承的。最常见的是《蛇盘兔》,蛇首兔头相对,蛇躯盘绕兔身。因为在民间有“蛇盘兔,辈辈富”的说法。另外,还有属相与人物一起构图的,大都是兽面人身,逐一摆放。
属相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呈现的形象极为丰富,值得一提的是属相钱币。属相币又称十二支钱、命钱,也是属相造型中颇有兴趣的一个品种。属相钱币早在宋元时期即有铸造。有一种是穿孔之上铸一个字,孔的下面铸有相应的属相,如“子”字币铸鼠,“亥”字币铸猪,图画比较简单。另有一种,正面铸子、丑、寅、卯四个字,反面铸鼠、牛、虎、兔四种属相。还有一种方式,正面铸“午生”,反面铸人、马图画;正面铸“酉生”,反面铸人和鸡的图画。这些都突出体现了人与属相的联系。
我国古人对十二属相的崇拜已构成一种心思,一种意识。十二属相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紧密交融在一起,在中华民族绵长的历史长河中,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和属相有关的习俗和习俗。即使是在现在,人们对属相的喜爱仍然时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