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
加入收藏

第十三同人卦,离下乾上——精诚团结可战胜一

第十三同人卦,离下乾上——精诚团结可打败全部

[卦辞阐幽]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正人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正人正也。惟正人为能通全国之志。

象曰:天与火,同人。正人以类族辨物。

同人卦乾上离下,乾为天,为火;离为明,为火。火性炎上,与天亲和,所以象传说是“天与火,同人”。上乾之日,明照白昼;而下离之火,烛照于天,则补天日之不足,使黑夜有白昼之

野:离国很远的地方。亨:大家都欢乐。

本卦阐明为了一起的目标,情投意合的人应走到一起;为了一起的利益,学会异中求同方能协作成果大业。

[爻辞解意]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初九”是“同人”开端的一爻,与“九四”同性相斥,不相应。但也标志中心没有私情存在,与人往来的公正与广阔;超越在一门之内的狭窄的近亲联系。像这样往来广阔,当然不会有过失。

这一爻,阐明和同首要应打破门户的成见。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宗”是家族。“六二”中正,与“九五”阴阳相应,通常是吉的标志;但这一卦,是在阐扬全国大同的理想世界,相应反而成为不利的联系,因此不相宜。用只在家族中往来的现象来比拟,这种家族和同的情绪,尽管不能说错,但也不值得赞扬。

这一爻,阐明应进一步打破家族观念。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戎”是军队。“莽”是草丛。这一卦,只要一个阴爻,其他的阳爻,都要与他和同;因此,“九三”也不破例。但“九三”阳爻阳位,不在中位,性情浮躁,过于刚强,与“上九”又同性相斥,就想与下方接近的“六二”往来。可是,“六二”与“九五”联系密切,“九五”必定加以干涉,而“九五”强壮,所以,在草丛中设置伏兵,并登高观察形势。但这样畏缩不前,恐怕三年也不能出兵,最后只要不了了之。

这一爻,阐明和同是道义的结合,足以使不义畏惧。

九四:乘其塘,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九四性刚,想与惟一的阴爻六二亲近和同,却被九三像一堵城墙似的离隔,不能与六二相近。九四所以“乘其墉”,登墙进犯,想以武力争夺六二。九四此举,当然也是违背“同人”之道的。九四质刚故能攻,居阴位则又能用柔,在攻而不堪,陷于窘境之时,可以反躬自省,知道自己的行为于义不正,因此困而知返,退而不攻,回到“同人”之道的准则上来,成果依然是吉利的。

这一爻指出,与人同应以道义为准则。

九五:同人先号然后笑,大师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九五阳刚中正,与六二是同心相应的天然同盟者;但由于九三、九四横梗其间,割断其联系,使得九五不能与相应者相遇,所以为之痛哭。但是九五毕竟是刚健有力的,尽管九三伏兵于林莽,九四登上城墙进攻,九五依然决心为正义一战。由于九五以中正之道作为行事准则,顺利地克服了全部阻止,终于得以与同盟者六二相遇。这又使得九五破涕为笑。

这一爻是说,“同人”之道重在求心之同。心同意同,不用强求而自同。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上九”在这一卦的最外面,里边没有呼应,无人与他和同,所以说在郊外。像这样孤单,应当不吉利;但是,“上九”远离人群,是由于不愿同恶相济,早己觉悟,所以不会悔恨。

“象传”中说:这是不得志。像这种孤单清高的人物,自己也许不悔恨,但在他人看来,并不能说是真正得志。

这一爻,阐明和同应本活跃的情绪,但也不能同恶相济。

[同人卦点悟]

基于正路的活跃协作

同人卦,阐释和同的准则,否极终于泰来。但是,安和乐利的大同世界,并不会随便到来,依然需要活跃追求。首要应当破除一家、一族的私见,重视大同,不计较小异,本着铁面无私的精神,以道义为根底,于异中求同,活跃地广泛与人和同,才干完结大同世界的理想。正义必定使凶恶屈服,但妨碍有必要勇敢地扫除。献身小我,然后才干完结大我,先苦然后始能甘。不过,与人和同,应当活跃,不可逃避,固然不能同恶相济,但自命清高的孤僻情绪,也不值得赞扬。

[同人卦例解]

“好人”更应当和同共济

所谓“好人”,是指心性正派,不走歪门邪道的人。他们为所做的正当之事寻求协作,才称得上是“同人”而不是小人,污行狼狈为奸。当然,“好人”由于各自心性耿直,有时也不免各执一端,以致心难相通,因此导致不能和同共济,使他们的力气不能往一处使,这往往是令人很遗憾的。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如王安石和司马光的联系,就让人慨叹颇多。

宋朝的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人在公元1019与1021年相继出世,年轻时,都曾在同一组织担任完全一样的职务。两人相互倾慕,司马光仰慕王安石绝世的文才,王安石尊重司马光谦善的人品,在同僚们中心,他们俩的友谊简直成了某种典范。

后来,因王安石主张变法,实施新政,而司马光表示反对,不久,这对本来相互唱和、相互赞许的两位老朋友竟好像有了解不开的深仇大恨


如需咨询和恭请佛牌,请添加微信:xtyfgfp 或扫以下二维码。

抖音

快手

小红书

公众号
在线客服
xtyfgfp
联系方式
微信:xtyfgfp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xtyfgfp,更多咨询尽在朋友圈!!!